作法自毙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作法自毙的故事和含义解释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20:30:03     手机:https://www.jzt2011.com/mobile/wenda/news18644    违规举报
核心提示:1、《作法自毙》故事:商鞅本是卫国人,称卫鞅,又称公孙鞅。秦孝公时,他从魏国来到秦国,规劝秦孝公奖励耕战,变法图强,并亲手制订了详细的变法方案。变法首战告捷,为了表彰他的功绩,秦孝公把商邑之地封给他。因此,世人便称他为商鞅或商君。商鞅变法,

作法自毙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作法自毙的故事和含义解释

1、《作法自毙》故事:

商鞅本是卫国人,称卫鞅,又称公孙鞅。秦孝公时,他从魏国来到秦国,规劝秦孝公奖励耕战,变法图强,并亲手制订了详细的变法方案。变法首战告捷,为了表彰他的功绩,秦孝公把商邑之地封给他。因此,世人便称他为商鞅或商君。商鞅变法,极大地调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生产积极性,在一定范围内,解放了生产力,因而,变法以后的秦国,兵强马壮,粮草丰盈,为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。但是,变法也触动了一部分人的私利,引起了保守势力的强烈不满。秦孝公死后,秦惠王即位。他代表守旧势力的意愿反对变法,下令逮捕商鞅。为了免遭迫害,商鞅只好出逃。他逃至边境的关口,想在旅店里暂住一下。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,就说:“商君的法律规定: 客人没有证件,旅店主人与所留客人受同样的处罚。”听罢,商鞅喟然长叹说:“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”

2、含义:后人据此引申出“作法自毙”,比喻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,泛指自作自受、自食其果。

 
 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zt2011.com/wenda/news18644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 
更多>同类问答经验

推荐图文
推荐问答经验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蜀ICP备2022026999号-2  |  SiteMaps  |  BaiDuNews